第82章

眼。

    可自从上回年终考核,太后不满薛烨的整体成绩和燕临天差地别。

    她觉得先生们过于偏袒燕临,教学上重点关注了燕临。挑剔了先生们各种毛病后要求一视同仁。

    谢危简直被太后的愚蠢逗乐了,自然要遵从她老人家的心愿。

    他将太后的意思原原本本传达给诸位先生和学生们,再不着痕迹挑拨几句。

    让先生们如同打了鸡血般,嗷嗷地将笔作为大刀,努力向薛烨砍去。

    于是,薛烨春假后回来上学,就见先生们如同狼盯着兔子的眼神,恶狠狠地望着他。

    先生们要证明自已并非庸碌无用,尸位素餐之辈,自然要将薛烨这朽木雕成朵花。

    可薛烨的界限和资质摆在那,他不似燕临在逆境中能激发潜力。他越被打压就越对书本恐惧。

    学生们见他受苦受难本该同情,但薛太后拉的一手好仇恨。

    太后以为薛烨有燕临之才,讥讽他们技不如人还欺负薛烨。这就导致他们对薛烨的厌恶之情更深。

    第6章感时花溅泪

    谢危若能出手帮忙,如上次般找个适合薛烨水平的先生来从头教起,循循善诱还好。

    他却唯恐先生们不够尽心似的,不时鼓励他们要对薛烨耐心宽和。

    结果却变成了先生们轮番上阵,天才教导庸才,越教越上火。

    如同一道算术题,先生们一见便知答案,而薛烨还不知从哪开始解题。若求先生给解法,他们就给一个步骤。

    但步骤的出处,每个点代表的意思,先生们也举例不了。

    他们做了太多题,已经形成条件反射。薛烨没有基础,不理解解题思路,自然更搞不懂。

    如此恶性循环,只会将薛烨走到了死记硬背的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