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0章
却觉得,若是不给工钱,那他家可就占大便宜了,只靠着一个成亲,就白得了三个壮劳力,其中一个还能教书,还能给赵丰提供情绪价值。 如此,显得秦家将他们父子三人给活吞了似的。 而且,今后周康宁要出嫁、周延年要娶亲,没银子怎么成? 赵丰每个月也拿五百钱呢! 若是觉得工钱这两个字太冰冷,那就换个花样,给周立的,改为孝敬钱。 给周延年周康宁两兄弟的,改为零花钱。 双方商议了好几日,最终决定将工钱减半。 周立与赵丰等同,一个月五百文。 两兄弟的,周延年一日是八文,周康宁一日是六文。 算下来,父子三人一年能有十一两。 三人吃住在家中,没花银子的地方,这十一两可以攒下来,攒够两年,那就是一份丰厚的嫁妆了。 而且,到时候赵丰肯定也会贴补。 所以,这二亩田地,不管从哪个方向考虑,都该买下来。 果不其然,待叶妙回了家,将此事告诉给周立和周康宁,父子俩都很是高兴。 此等大热闹,周康宁虽心痒痒,可他选择留在家中编发绳,因此刚才不在现场。此时听了叶妙的话,他立马回屋拿银子。 他们父子三人的银钱,由他收着。 没来秦家前,周立就攒下了二十两,如今父子三人每个月都有工钱,因此,两亩中等田他们买得起。 叶妙也取出了银子,四等上等田,三亩中等田,一共是八十五两一钱。 其中一半都是铜板,颇为沉重。 不过,周立的户籍还在郭家庄,他身为户主,今日置地,他需得去县衙走一趟,于是他就背上满背篓的钱,和叶妙一起去了朱二红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