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御书屋 - 综合其他 - 在北宋当名医在线阅读 - 在北宋当名医 第132节

在北宋当名医 第132节

是如此认为?”吴关山问他。

    许黟蹙着眉,缓缓说道:“寒热瘰疬,在于颈腋者[注1],这病人脖颈长着连串珠状的肿物,与书中记载极为相似。”

    吴关山听得点头,确实和书籍中所说很像,不过他跟在陈大夫身旁学了将近二十年的医学,还没有接待过这样的病者。

    因而,他一时半会有些拿不定主意。

    “瘰疬”初始于《黄帝内经》其中的灵枢·寒热篇,小者为瘰,大者为疬,一开始会是小黄豆大小,到中期就会变成连串的珠状,到后期,会皮肤发红,里面流有脓水。[注2]

    在古代中医里,有“十疬九死”的说法,民间里,不懂这是什么病,就叫它“老鼠疮”,有知晓这病的人,都说这病治不好。

    而且能治这瘰疬的大夫不多,像吴关山虽师承陈大夫,但因为从没接触过真实的病人,在见到这个病人时,先找的是同为大夫的许黟商讨。

    吴关山对许黟道:“我带了书籍。”

    他说的书,就是《黄帝内经》了。对着许黟说完,就让学童将他带来的书箱拿来。

    这书箱里放着几本古中医书的手抄本,从字迹上看,皆出自吴关山之手。

    他翻到对应篇章,紧皱着眉头看完,对许黟道:“需得扶正祛邪,针刺发病的脏腑xue位。”

    许黟沉思,《黄帝内经》是造诣很高的医学书,可它在历史长河里已有两千多年了。

    在对应篇里,它对瘰疬的描述与治疗不算深透,想要从《黄帝内经》中找到有用的治疗方案,恐怕不容易。

    而在许黟经历的时代里,“瘰疬”这个疾病已经能得到很好的治疗,不会像古时候那样